Skip to content
奥古拉斯京剧资讯网
Menu
  • 首页
  • 京剧剧目
  • 京剧知识
  • 京剧剧本
  • 京剧名角
  • 京剧资讯
Menu

京剧形成过程是什么

Posted on 2024年12月20日

京剧的形成大约有150年左右。

清乾隆五十五年(1790年)江南久享盛名的徽班三庆班入京为清高宗(乾隆帝)的八旬万寿祝寿。徽班是指演徽调或徽戏的戏班,清代初年在南方深受欢迎。继此,许多徽班接踵而来,其中最著名的有三庆、四喜、春台、和春,习称四大徽班。他们在演出上各具特色,三庆擅演整本大戏;四喜长于昆腔剧目;春台多青少年为主的童伶;和春武戏出众。

1828年以后,一批汉戏演员陆续进入北京。汉戏又名楚调,现名汉剧,以西皮、二黄两种声腔为主,尤侧重西皮,是流行于湖北的地方戏。由于徽、汉两个剧种在声腔、表演方面都有血缘关系,所以汉戏演员在进京后,大都参加徽班合作演出,且一些成为徽班的主要演员,如余三胜即是。

徽调多为二黄调、高拨子、吹腔、四平调等,间或亦有西皮调、昆腔和弋腔;而汉调演员演的则是西皮调和二黄调。徽、汉两班合作,两调合流,经过一个时期的互相融会吸收,再加上京音化,又从昆曲、弋腔、秦腔不断汲取营养,终于形成了一个新的剧种--京剧。第一代京剧演员的成熟和被承认,大约是在1840年左右。

京剧从产生以来曾经有过许多名称。计有:乱弹、簧调、京簧、京二簧、皮簧(皮黄)、二簧(二黄)、大戏、平剧、旧剧、国剧、京戏、京剧等。


标签: 不堪其扰 、 二年级脸谱课外阅读 、 中国戏曲介绍ppt 、 中国曲艺八大类 、 京剧在中国是一个特殊的戏剧种类

推荐文章

  • 戏曲行业称为祖师爷的是哪个人物
  • 张凯主演四进士观感
  • 唱戏也是体力活
  • 六十年代的一场京剧名家大反串
  • 余叔岩的余派艺术及十八张半唱片
  • 从同光十三绝了解京剧的发展脉络
  • 什么样的京剧人物戴胡子
  • 京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
  • 京剧锁麟囊的3次合作联演 程派五老五小新五小
  • 京剧老生演的都是老年男子吗

分类

  • 京剧剧目
  • 京剧知识
  • 京剧剧本
  • 京剧名角
  • 京剧资讯

友情链接

Copyright © 2025 重庆市奥古拉斯信息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| 渝ICP备2023011758号-36